自從3小上學去後,賢妻頗有被嫌棄天天閒棲在家的感覺,天氣轉涼了,要找蝨母來相咬還真是「蜜燻飲怕死伯」。那天她不知去哪弄來了一顆大冬瓜,足足有24磅,除了冬瓜肉拿來煮冬瓜排骨湯外,剩下的皮和中間的仔還有部分的肉就拿來熬冬瓜湯了。
一直以為有一種果樹會長出冬瓜茶磚來。也沒錯啦!這種果樹就是市場嘛!
一般人要嘛就直接買罐裝飲料來喝,可是冬瓜茶這種東西那麼鄉土,罐裝的臺灣大概都買不到了,更何況在米國!嘴饞的就搞剛一點去買茶磚煮來喝,可是自從什麼起雲劑,什麼糖精、香精之類的東西從新聞裡冒出來後,這種方便的半成品早就與我們家隔緣了,想吃,只好土法練鋼,只差沒自己從種瓜苗開始。話說好久沒吃米飯了,還不是最近在非死不可上有朋友轉寄一則新聞說米國的米含超量的砷,然後為此和賢妻有些爭執,因為萬一哪天又爆說麥子裡含什麼更劇毒的物質,那我們不就禁食成仙去好了。
瞄了一下製造過程,其實蠻簡單的,不過要有閒的人才辦得到。至於為何要如此嘴饞,冬瓜茶是否有任何療效?!自己孤狗一下就知道嘍。
冬瓜洗乾凈,切片,特別要廢物利用,拿皮和仔來熬煮喲。據賢妻轉舉一反百,冬瓜皮和西瓜皮一樣,營養價值極高,要善加利用。
在鍋內放滿一層冬瓜後,撒入一層黑糖,如此重復堆積(網路上有人用白糖,黑白糖孰優孰劣,不在此贅述)
開火熬煮,冬瓜自己會出水,半小時後的模樣
繼續小火熬煮,過程中要不時攪拌,免得底部燒焦
斷續熬煮了兩天,成品如下
可能是將皮跟仔一起熬煮,所以渣很多,應該是有方法可以過慮這些渣渣。建議直接像泡茶葉的方式泡來喝比較省事。
飲後感想:跟市面上賣的不太一樣,不夠甜(嗜甜的人泡的時候再加一些糖就好了)也不夠香,不過很有冬瓜味。可見市面上賣的加了多少香精和糖精啊!(大驚)